在电子商务信用服务领域,我国目前尚未确立国家标准,各家信用服务机构在实施中对已有国际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理解、执行有较大的差距。
交易双方的信用评价的使用范围限于网站内部的会员之间,会员做出评价时缺乏约束机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不能互通和缺乏权威性是它的最大缺陷。
目前,电子商务信用服务相关的行业标准有: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