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为破解执行难题,人民法院依托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依法惩治失信被执行人,促进执行难的根本解决和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发展。
记者6月20日从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现场交流会上了解到,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49万人次,共限制728万人次购买机票,274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为破解执行难题,人民法院依托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依法惩治失信被执行人,促进执行难的根本解决和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49万人次,共限制728万人次购买机票,274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万人。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59.1万余笔,涉及资金达到72.6亿元。
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针对被执行人隐匿财产、行踪,人民法院推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通过增强执行威慑力,加强执行联动,形成惩戒合力,让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全国超百万被执行人迫于失信惩戒的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刘贵祥介绍,最高人民法院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基本实现了涉案财产的快速查询。目前,“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已经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实现联网,可以查询到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4类18项信息。“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上线使用两年多来,全国法院共查询案件1025万余件、冻结867亿元,查询到车辆1987万辆、证券208亿股、渔船和船舶21.23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75亿元。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
- 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 婚恋网站的诚信问题成为最大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