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旅客集中于同一时段购票产生拥堵,自201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互联网、电话订票起售时间将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
自2013年1月1日起,南昌铁路局将实现电话订票全国通取。凡通过电话预订车票的旅客可凭订票时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全国任一车站窗口或代售点换取已订车票。为避免旅客集中于同一时段购票产生拥堵,自201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互联网、电话订票起售时间将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2012年12月31日,人民网)
回想2012年的春运,往事还历历在目,这是铁路实行实名制购票、全面推行网络购票的世纪元年,也是铁路继高铁项目大步跨越,初步实现人们同城化生活之后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化进程事件。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不尽如意的事情,网络购票堵车就在饱受质疑声中一路蹒跚前行。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对行业文明服务的呼声高涨,公众对铁路的原有服务模式提出强烈的抨击,铁路行业的整体形象给人以臃肿、冰冷感。虽然在2011年末,铁路人背水一战,实现了华丽转身,他们提出的“服务旅客创先争优”号角后,用实际行动在全行业掀起了以“旅客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浪潮,在餐车盒饭降价、打击黄牛推行实名制购票、互联网购票等一系列组合措施的助推下,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冰冻三迟非一日之寒,要彻底消去公众心中铁老大的形象,也非毕其功于一役能解决问题。
2013年的春运大考又将来临,中华民族大迁徙的浩大画卷即将展开,铁路部门此刻又推新政,让人遐想翩翩的同时又让人焦虑疑惑。无论如何,电话订票全国通取、全国铁路互联网、电话订票起售时间将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这些为春运期间民众购票而采取的引流举措,还是让人感受到铁路方面与时俱进,为民有为的服务精神。但如果没有后续手段,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吧!
据了解,当下通过互联网和电话订票已超过铁路售出票数的五成以上,这种购票模式已被社会大众所广泛接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如果算上替别人网购,铁路互联网售票的压力可谓巨大,这具有现代气息的高端服务,考验铁路部门为民服务的决心和智慧。
期待2013年的春运,铁路新政能再次让人眼花缭乱,老百姓在互联网购票时能游的更加顺畅。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